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6-21 03:09:26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安徽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分数在519至555分,位次为63989至10101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19至555区间才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

1、2022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2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8304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1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2674名;

3、2021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53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2312名;

4、2020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5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8786名;

5、2020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57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9831名;

6、2022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4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101名;

7、2021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8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591名;

8、2020年安徽考生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5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769名;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21 63989 市政府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27 58304 市政府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46 10101 市政府

2、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19 62674 市政府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33 52312 市政府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584 10591 市政府

3、2020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57 48786 市政府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70 39831 市政府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55 12769 市政府

提前批要不要报

提前批优点:

1、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如果提前批录不上,可以继续参加第一批录取

2、师范生等无需考虑学费和就业,其他类别的就业情况也是比较理想的

提前批弊端:

可能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人生理想什么的相冲突。

提前批院校很多都要体检的,还有体能测试、政审等,如果明确了要报提前批,一定要做好体检和体能测试的准备工作。另外,一些特定的院校及专业只在提前批次录取,对相关院校和专业感兴趣的考生一定不能错过提前批次的填报。

专业平行志愿与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相比的优势

(1)考生不再有平行志愿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在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按考生的名次先后投档,遵循志愿进行录取。
(2)考生不会再被调剂到自己没有填报的专业里。平行志愿中,为确保学校完成招生计划,会设专业志愿服从调剂志愿。而在专业平行志愿中,专业调剂志愿被取消,会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录取。
(3)打破院校平行志愿中的高校等级结构。有些高校的强势、特色专业,在专业平行志愿中会得到考生的青睐,能够促进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

三、天津中医药大学最新介绍

学校概况 2021年05月06日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静海团泊湖畔新校区。学校已入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政府三方共建高校之列。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心、中医药防治疾病中心、中医药国际教育和交流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医药文化中心,并建有天津中药植物园、天津中医药博物馆等。 学校现有本科生近万人,研究生近400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70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拥有国家“*”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直属附属医院3所,临床医院十余所,二级学院16所,研究院所6个。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拥有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A-,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B+;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积极推进“四个回归”,奋力开创以质量为内涵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拥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优势。学校拥有完整且体系化的重大教学科研平台30余个,包括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代中药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等。连续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任务。近三年新增纵向科研课题550余项,经费3.3亿余元。近年来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1042篇,自主研发中药新药品种6项,并成功转化。发挥高端平台和智库作用,聚焦健康中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新要求,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进程,服务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 学校以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学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92年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院牌以来,深耕中医药国际教育30年。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单位,组织研究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已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正式发布,成为全球第一个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主持编写世界中医教育核心教材,建有国际中医远程教育中心。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和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合作共建“中医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入选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荣获“2019优秀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奖。学校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唯一中医药院校。学校在泰国成立泰国首家中医孔子学院,建有泰国中医药培训中心,在日本成立全球首家中医孔子课堂、针灸推拿学院神户校等海外教育机构。学校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国际教育合作被列为中英两国卫生领域的国家战略合作之一。 学校高举**伟大旗帜,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秉承“进德修业,继承创新”校训,以“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为发展方针,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