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7-05 01:19:56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安徽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数在228至354分,位次为274922至146133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28至354区间才能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2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74922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2414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8786名;

4、2022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5、2022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1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9081名;

6、2021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6133名;

7、2020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8、2020年安徽考生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1347名;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安徽 理科 专科 228 274922 省政府
2022 安徽 文科 专科 - - 省政府
2022 安徽 文科 专科 311 149081 省政府

2、2021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安徽 理科 专科 238 222414 省政府
2021 安徽 文科 专科 361 146133 省政府

3、2020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安徽 理科 专科 234 218786 省政府
2020 安徽 文科 专科 - - 省政府
2020 安徽 文科 专科 354 151347 省政府

新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一定要记住登录的账号和信息,但是如果忘记也没有关系,可以通过系统修改密码而进行重新登录。

2.根据新形势和新政策表示,如今的的填报志愿要将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里面,一定要记住代号,并且不要填错栏目。

3.新高考填完志愿以后,要认真检查填写的信息,确认无误后记得点击“保存志愿”按钮,否则志愿就保存不了,就会白写了。

4.新高考最后一步填好志愿后安全退出,每一次登录信息查询完之后,或者中途离开页面时,也要按照上述步骤认真退出,避免志愿或者密码被她人篡改。

为什么说民办二本千万不要上

1、学费太高

公办二本和民办二本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民办二本学费较高,公办二本的开销花费是由国家规定的,但是民办院校是自己定价,而且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考生来说,报考民办二本确实需要慎重。

2、师资力量较弱

民办二本的师资力量总体来说和公立二本相比会更弱一些,但是开设的都是热门专业,专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3、部分人的偏见

关于“民办二本千万不要上”其实是部分人的偏见,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认为民办二本是花钱就能进去的,分数线要求不高,教学质量更差,但并不是所有民办二本都是这样的。

三、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最新介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我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是市政府投资兴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占地810亩。成立于2006年6月,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入榜“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先后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事业单位”“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历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分保持全省高职院校前五名,用人单位满意度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二名,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设有素质教育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学院(筹)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13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5400余人。 学校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紧贴中山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专业对接产业”布局,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度对接的38个专业和7大专业群,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无缝对接。拥有一批紧贴国家重点产业和中山支柱产业的骨干专业,中央财支持重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一类品牌建设专业2个,省级二类品牌(含建设)专业8个,一流校高水平建设专业6个,电梯维护与管理、灯具设计与工艺、创业管理是全国高职高专首开专业。学校建设了247个校内实训基地、33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建设国家虚拟仿真中心1个,省级实训基地1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建成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省级协同育人基地2个。 学校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全国。学校与专业镇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超过90%,在古镇镇“国家*照明器材生产基地”成立“古镇灯饰学院”,在南区“国家*电梯特色产业基地”成立“南区电梯学院”,在“中国休闲服装生产基地”沙溪镇成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在小榄镇商贸物流园区成立“小榄学院”,在“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成立“红木家居学院”。将办学边界从中等城市向下延伸至乡镇,使教育科研资源辐射到镇区企业、社区,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目前,5个产业学院均形成镇校二元或多元投资结构,构建了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中小榄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和南区电梯学院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还率先试行了现代学徒制。 学校积极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服务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以学校“总部”为主体,与多个专业镇合作联盟式协同发展,形成“总部+基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近百名教师作为省部产学研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农村、镇区,协助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派驻人数和科技服务项目数位列全省高校前茅。学校现有市厅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6个,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00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技术服务到款额超4000万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200项成果实现转移转化;由学校运营的中山市大学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教融合。 学校是国内最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之一,探索构建了普及化、融合化、专业化“三化并进”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体系,形成了“分层施教、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色。连续两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是广东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批示范校。学校运营管理的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荣获“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蔚然成风,涌现出大批投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师生创客。 学校搭建面向专业镇人口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累计承接各类培训20余万人次。贯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化办学,先后和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老挝、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大力实施能工巧匠落户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专业骨干培优工程、教师转型提升工程和高级人才引进工程,打破人事政策壁垒,大量引进职教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教职员工654人,其中专任教师48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1.33%,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占比71%,拥有一批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等,以明阳风电集团董事长张传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家、技术能手受聘学校客座教授、兼职教师。 学校以创建特色鲜明产教融合高水平职业大学为目标,秉承“修德、砺能、笃行、创新”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