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7-27 15:37:48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安徽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安徽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安徽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分数在432至513分,位次为160161至40137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2至513区间才能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0161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2594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6869名;

4、2022年安徽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083名;

5、2021年安徽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6592名;

6、2020年安徽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0137名;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安徽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38 160161 省教育厅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493 43083 省教育厅

2、2021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32 142594 省教育厅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25 46592 省教育厅

3、2020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456 136869 省教育厅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13 40137 省教育厅

文科上一本最低需要多少分

大部分地区文科一本分数线在530左右。文科生的一本上线率大概是5%左右,在所有的文科生中,你需要考到全省前5%,才可以被一本录取。

各省高考政策不同,录取批次不同,分数线差异很大。大部分地区文科一本分数线在530左右,合并本科录取批次以及个别发展中地区,一本分数线文科在480左右。

总之,一本分数线各省情况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异,同学们要想对自己所在地区一本文理科分数线有更为准确的预估,可参考当地近几年分数线进行预测,当然前提是当地政策没有改变,比如本科录取批次近几年没有合并,高考试卷最好也没有换过,同时尽量在高考报名人数或招生计划上也不要有太大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准确的预估分数线。

文科哪些二本吃香适合上

序号科类院校名称批次
1文科浙江工商大学二本
2文科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本
3文科四川外国语大学二本
4文科集美大学二本
5文科广东财经大学二本
6文科浙江传媒学院二本
7文科天津外国语大学二本
8文科上海体育学院二本
9文科山东中医药大学二本
10文科重庆工商大学二本
11文科上海商学院二本
12文科广东金融学院二本
13文科天津商业大学二本
14文科温州大学二本
15文科苏州科技大学二本
16文科江苏警官学院二本
17文科成都大学二本
18文科广西师范大学二本
19文科江苏师范大学二本
20文科武汉纺织大学二本
21文科云南师范大学二本
22文科重庆理工大学二本
23文科浙江科技学院二本
24文科四川美术学院二本
25文科陕西中医药大学二本
26文科北京物资学院二本
27文科安徽财经大学二本
28文科北京联合大学二本
29文科浙大城市学院二本
30文科西安邮电大学二本

三、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最新介绍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由云南大学申办、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学院现有经、法、教育、文、理、工、管、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56个本科专业,12个分院、1个公共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为社会培养了毕业生51000余人。 ??学院现有三个校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校区、昆明杨林校区和昆明阳宗海校区,占地面积859099.76平方米(约1288.64亩),学院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244127.46平方米,学生宿舍(公寓)面积249925.2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230.07万元;校图书馆藏书212.24万册;校园网络信息点共有2.4万余个,遍布校园各区域,网络出口带宽25G;学生公寓均配备饮水机、卫生间、不间断热水供应系统等设施;社会化的后勤保障体系为师生提供包括医疗、餐饮、购物、银行等服务。 ??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武书连发布的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由2015年的第42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8位,成就令全体滇院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学院是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会长单位。 ??党建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学院党委以“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育人”为主线,认真履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以“八大主题月”和“一院一品一赛”为品牌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争创一流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五年来,获得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项,“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1项,云南省“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1项,云南省“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4项,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项,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2项,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研究课题立项2项。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云南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案例选编》1项,4篇文章刊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1篇文章被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刊登在《云南教育工作情况(2020)》第17期,并抄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和云南省有关领导和单位。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2个,“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先进集体”称号1个;团中央授予的“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2个,“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个;是全国民办教育协会批准挂牌的“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院主要依托云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面向省内其它高校广聘名师,凝聚了云南省相关学科的众多知名学者、专家,形成了以云南大学优秀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整体效能最大化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98人,聘请校外教师370人,引进高层次人才77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35.61%,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58.84%,“双师型”教师占17.44%,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二级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创新创业导师中有行业企业专家50余人,12人入选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占全省高校的1/7。学院专任教师高学历层次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教学质量得以充分保障。 ??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学院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人才的分类培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院连续两次获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立项,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唯一获“新工科”项目立项的独立学院;现有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3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28项,有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87项。质量工程项目涵盖省级立项所有类别,项目等级、数量均位列云南省同类高校之首。国家级大创项目82项,省级大创项目312项。金融学、法学、新闻学、休闲体育、工程造价5个专业进入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有法学、金融学、英语和新闻学4个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工程管理、休闲体育3个省级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经济学、法学四个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乡村人居环境安全策略研究”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基于北斗的数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为省级工程中心。法学学科是云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在教育厅组织的2020年全省本科高校专业水平评估中,我校46个专业参加评估,28个专业列云南省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同类专业第一,13个专业列第二,占参评专业数的89.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学院紧紧围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引进社会资金6000余万元,与甲骨文公司、世纪鼎利集团、昆明乐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蝶云南公司、大疆云南公司等合作共建大数据学院、“互联网+”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以及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应用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北斗的数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多专业仿真实践中心、民用无人机产学研基地和驾驶证培训中心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产教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配师资,共同组织教学,共同管理学生。目前,有7名企业精英担任分院院长或副院长。 ??各类实验室能满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其中,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应用技术型高校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个,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建立了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37个。各专业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十六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先后有2900余人考取研究生,其中50%考取“985”和“211”院校;4000余名优秀毕业生考考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其中,“十三五”期间考取2142人,平均每年考取428人,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又一大特色和亮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50%以上,A证通过率稳步提升;助理会计师通过率5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四级考试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列;日语、泰语专业考级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十余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2020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排名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之后,位列全省高校第五。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100%;4名学生入选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学生在各学科专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千余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民办及独立学院竞赛评估》中,连续3年入围全国同类院校20强,也是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唯一上榜的学校。在1999年以后成立的70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位列全国第67位,是云南省唯一进入全国100强的新建本科院校。 ??“双创”教育成果领跑全省高校。学院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学院的一张靓丽名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育部等国家十三部委联合举办的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共获得国家级3金1银8铜。金奖数与复旦大学并列在全国2688所高校的第30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一位,云南省高校第一。3次向分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做了工作汇报。学院创业项目获得2018创业世界杯中国赛区金奖,并与清华大学一道代表中国赴丹麦参加全球总决赛。 ??社会认可度高、声誉好。2015年以来,学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是云南省获得以上荣誉的四所高校之一,是中国独立学院和云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获得以上荣誉的高校。连续1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被云南省有关部门授予“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