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北京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北京考多少分能上西交利物浦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8-13 09:52:41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北京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北京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分数在564至598分,位次为13576至4759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北京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64至598区间才能上西交利物浦大学。

一、北京考多少分能上西交利物浦大学

1、2022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物)最低分需要56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401名;

2、2022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455名;

3、2022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59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405名;

4、2021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576名;

5、2021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62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759名;

6、2020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7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008名;

7、2020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7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850名;

8、2020年北京考生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综合(物)最低分需要5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475名;

北京考多少分能上西交利物浦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北京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北京 综合 不限 本科 569 13401 省教育厅
2022 北京 综合 本科 569 13401 省教育厅
2022 北京 综合 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571 13109 省教育厅
2022 北京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88 10455 省教育厅
2022 北京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 595 9405 省教育厅

2、2021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北京 综合 不限 本科 564 13576 省教育厅
2021 北京 综合 本科 566 13255 省教育厅
2021 北京 综合 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581 10852 省教育厅
2021 北京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94 8884 省教育厅
2021 北京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 625 4759 省教育厅

3、2020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北京 综合 不限 本科 577 13008 省教育厅
2020 北京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78 12850 省教育厅
2020 北京 综合 本科 580 12475 省教育厅
2020 北京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 580 12475 省教育厅
2020 北京 综合 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598 9530 省教育厅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

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

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本科中外合作什么意思

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有两种办学方式:一是学历教育项目,二是非学历教育项目。注意:就读非学历教育项目的,若该项目未能获得教育部审核认证,即不能承认该项目所获学历。

中外合作办学的两种方式

一是学历教育项目,必须通过统招考试,填报志愿,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一是非学历教育项目,无须填报志愿,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即可。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后,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万豪劳伦斯坦瓦格宁根大学(原荷兰劳伦斯坦国际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专业非学历项目)。

三、西交利物浦大学最新介绍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简称“西浦”) 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她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强强合作,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 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目前已有包括45个本科专业、53个硕士专业(含非全日制)和16个博士专业在内的114个学位项目,形成了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文社科、影视等的学科体系。大学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本科毕业生同时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际认可的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研究生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利物浦大学学位。西浦所有学术院系均设有博士专业,对研究生教育的持续投入和重视是西浦实现其“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愿景的必由之路。 引领高等教育变革 自 2006 年 5 月 23 日建校以来,西交利物浦大学经过十余年发展,探索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五星”育人模式和学生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大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其独特的大学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浓厚的国际化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使师生“Happy life and successful career(幸福生活、成功人 生)”理念,以保护和发展人类生存能力目标,以多元、规则、创新、自由、信任价值,利用其在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空间,直接面向世界和未来发展趋势,融合东西文化与教育精华,整合全球资源,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培育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世界公民,以期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 拥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目前有18000余国内外注册学生,其中包括在利物浦大学学习的学生。西浦拥有国际化的育人环境,严格的国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生自治、学校引导服务的学生工作体系及四大导师体系,大学将学生看做“年轻的成人”,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强调自主意识与团队精神,旨在培养知识、能力与素养兼备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毕业生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毕业生在世界各地继续深造或工作。2020届毕业生中,超过86%选择继续留学深造,其中38.10%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学府,80.36%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更有7名学生获得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西湖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直博录取通知书。2020届选择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近28%就职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高水平国际师资 西交利物浦大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一直以来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现有教研人员超过1000人,其中多数为外籍教师。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优越的区位与环境 西交利物浦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千年古城——中国苏州,今天的苏州不仅保留了水陆并行的古城风貌和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是一个与时俱进、对世界开放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它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以近15%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其GDP长期保持在中国大陆城市的前五位,特别是其国际闻名的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汇集着大量世界五百强和国际合作企业及研发机构,为坐落于其中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建研究导向型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创建研究导向的国际大学为发展方向,整合两国三校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已经建成以生物科学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一系列高水平研究中心,并于2009 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2012年正式成为承担国家“863计划”科研课题的成员单位。 截止2018年底,西交利物浦大学先后成功申请了260项各级政府科研项目并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05项,省市级项目155项。 发力科研 持续创新 截止2018年底,西交利物浦大学先后成功申请了260项各级政府科研项目并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05项,省市级项目155项。 与此同时,学校已与吴江太湖新城双湾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深度开展65项横向合作。 数据截止至2020年10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