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福建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福建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6-12 19:26:23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福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福建招生录取数据显示,福建考生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的分数在427至484分,位次为76695至21839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27至484区间才能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520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912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6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5674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5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5391名;

5、2020年福建考生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6695名;

6、2020年福建考生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839名;

福建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福建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89 22520 省教育厅
2022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60 75674 省教育厅

2、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90 21912 省教育厅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55 75391 省教育厅

3、2020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福建 理科 - 本科 427 76695 省教育厅
2020 福建 文科 - 本科 484 21839 省教育厅

录取通知书寄来不在家怎么办

录取通知书送过来自己本人不在家也是没关系的,只要自己的家人或亲戚朋友等,代收也是可以的,只要电话保持畅通就可以,自己家里有人就可以,可以让家人带着身份证去取就可以了。还有邻居、亲戚、朋友等代收。

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

根据教育部规定,录取通知书需在本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寄发,一般7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发放、接收时间。

对于录取通知书下发的时间,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原则上按比较远的地方先发,一般寄出后10天内可到。

若考生半个月后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联系高校招办,最迟都会在上学前一两周发到考生手中或考生原来所在的学校。

200分的公办学校名单

批次院校名称备注
专科批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办
专科批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黄山健康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专科批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公办
专科批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公办

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最新介绍

长江之滨、扬子江畔,坐落在美丽沙洲的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正在蓬勃发展。一所享有国内“造船工程师摇篮”美誉的江苏科技大学和一座有着雄厚经济实力和高度重视教育的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携手校地联姻,共绘高等教育蓝图。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发展思路和富有创新的市校合作办学机制。一个充满活力、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学府正在崛起。在这里,知识与能力、视野与素养是不变的追求,特色与品牌、开拓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前身为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成立于2002年),2012年6月,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迁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是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代表方:张家港市金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科技大学(负责办学管理)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城北科教新城沙洲湖畔,占地约856亩,建设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学风浓郁,象征着热情、友爱的香樟树浓荫遍布,伴随着琅琅书声蔚然成林。 学校的举办方——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依托江苏科技大学扎实的办学力量,学校采取新机制新模式办学,与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协调发展,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根植张家港、面向全江苏、服务长三角”,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快建成一所办学声誉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对地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学校设有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商学院、公共教育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财务管理等25个本科招生专业。学院对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学校坚持每年在新生中选拔组建“综合改革实验班”。“综合改革实验班”的招生以学生高考成绩为依据,进校后通过学生自主申请,结合数学、英语考试成绩,综合考评录取。“综合改革实验班”设有工程技术、信息科学和商科3个大类以及国际合作班等类型。学生进入实验班后按照学科大类进行培养,满足条件的优先在学科大类中进行专业调整。实验班在管理模式上借荐“书院制”的模式,单独组班、集中管理,实施“双导师制”。按照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二年级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完成相应专业培养的模式,利用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和灵活的管理模式,强化教育、培养与督导,为学生继续教育与留学深造提供良好的条件。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富有特色、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1/5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1/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研究生导师30余人,充分依托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硕士生约100人在校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现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中船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首席专家1人,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创业领军人才1人,泰州市“双创”人才1人;入选张家港“港城英才计划”及紧缺高层次人才10人。共有7位教师荣获省级专业学科讲课比赛二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2人;有9位教师荣获校级讲课比赛二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3人。 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逐步形成了“立足张家港、服务长三角”的政、产、学、研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全面产学研合作。2012年6月,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科技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和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计划3年为研究院投入3000万元专项经费;2013年,学校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设立400万“永钢奖学金”。截止目前,学校已与张家港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6家,各类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1家,与20余家企业和行业协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大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英、澳、韩、加、法等20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底特律大学、 伦敦商业研究学院、法兰西商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了合作项目。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教育”的育人理念,坚持打造“先进思想引领青年,高雅文化塑造青年,多元领域培养青年,优质平台服务青年”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励志教育、助学帮扶、奖学基金、创业扶持等完善的激励政策为优良学风建设形成了有力的支撑,高水平校园文化及科技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以及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等活动中屡屡获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创业实践等活动,让广大学子知识更加宽泛,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中,清婉的微风拂面,伴送着抑扬吟咏的乐声;苍劲雄厚的碑铭,镌刻着船魂精神的生生不息;荫荫蓬勃的桂树林,记载着科大苏理工人不懈追求的执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与时俱进中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在激烈竞争中提炼办学特色,为创建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