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福建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福建考多少分能上青岛滨海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9-13 15:35:15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福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青岛滨海学院在福建招生录取数据显示,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的分数在406至406分,位次为89878至81742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6至406区间才能上青岛滨海学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青岛滨海学院

1、2021年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2、2022年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3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9878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最低分需要45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1742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3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5968名;

5、2021年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最低分需要43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4346名;

6、2020年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6152名;

7、2020年福建考生上青岛滨海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福建考多少分能上青岛滨海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青岛滨海学院在福建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1年青岛滨海学院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 - 省教育厅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31 85968 省教育厅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435 84346 省教育厅

2、2022年青岛滨海学院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36 89878 省教育厅
2022 福建 物理 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450 81742 省教育厅

3、2020年青岛滨海学院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福建 理科 - 本科 406 86152 省教育厅
2020 福建 文科 - 本科 - - 省教育厅

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个

高考一共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高考志愿可以填写数量如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录取结果都是在7-8月之间陆续发布的。高考成绩出来的时间各省都不同。

由于高考不同省份,不同批次的投档录取时间不相同,各院校在各省份的投档录取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考生可以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准确录取时间结束后查询录取结果。

各省份规定的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方式很多,最基本的查询方式是到考生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开设的高考录取结果查询系统查询。

三、青岛滨海学院最新介绍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两所)民办本科高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19年与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设立文理基础学院、大专文理基础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教育学部、艺术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设49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外籍留学生100余人。 学校秉承“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坚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做事准则和“严、精、实”做事标准。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和山东省民办高校优质特色发展项目支持计划高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典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文明校园、企校合作先进单位。 学校位于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依山傍海,宜学宜居,距火车站15分钟车程。占地1200余亩,建筑总面积9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7亿元,总资产50亿余元(不含附属三甲医院);现有图书馆3座,纸质藏书238.9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6TB),阅览室座位7200余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200座以上学术报告厅6个、1600座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0个校企一体化校内实习基地和13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内含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五星级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最高的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1.4万平方米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有综合运动场、四季游泳馆、体育馆等运动场地46个;校园有人工湖4个、200米长人工河一条。人工河系龙舟赛道,宜训时节,人工河上,拱桥联通东西,彩舟穿梭南北,近岸风摆秀荷,岸边人柳相依;校园绿植品类近200种,花应四季,校园如画。2020年,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军民融合医院)已试营开诊;总投资15亿元,占地300余亩的大珠山校区已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97人,其中高级职称591,博士、硕士学位者1165人,硕博教师占教师总数83.39%,另有外籍教师15人。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优势特色专业6个、市校共建专业5个、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一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在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连续四年共获得7个一等奖,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累计培养10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据山东省人社厅2009年以来的通报,学校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始终位列全省本科高校前茅,2013年为全省58所本科高校第一名;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3名滨海学院毕业生当选,以后每届评选,滨海学子均榜上有名。学生考研报考录取率连续6年突破45%,清华大学等名校录取率达35%。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校“立德树人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推介;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与学习年限,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学校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点和示范实验室各1个,省级研究中心5个,建有电工电子、工科基础、金属材料、医学护理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打造了机电工程、土木工程、广电传媒、医学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动漫艺术等“学产研”教学实体;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与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提升办公做事能力;倡导人人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培养一种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表达与美化生活能力;学校多措增强学生体能:大一学生学会游泳,自主研发体能测试系统赋予学生体能测试自主自由权,让学生主动乐动,整体体质比高中时期有较高提升。学校设有青岛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山东省创客之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推校企合作育人;学校为全国英语四六级、HSK中国汉语水平等多种国家等级考试考点,校内可直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致力建设开放的国际化大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与地区(含中国台湾)的12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与美国圣道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法国南锡商学院、加拿大萨省大学等50多所院校开展师生交流、合作办学、课程合作项目,为师生出国(境)进修、深造提供了便利。学校要求100%韩语专业及60%以上日语专业学生,至少有半年以上国(境)外学习经历,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学校设置了赴外留学本科专业,先后聘请250多名国(境)外专家来校授课,派遣60多名教师赴外访学,向合作国际高校派出学生2000多名,选派近百名汉语志愿者赴外工作;累计接收近30个国家长期留学生1700多名。 学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已达1亿余元,每年以300万元激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19年度,资助总金额4147.6万元,学生7939人次,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9.7%。学校是山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当前,站在*新时代历史起跑线,学校以“创民办清华”为宏伟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向百年名校迈进,以责任和担当承负起应有的时代使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