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甘肃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甘肃考多少分能上蚌埠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9-18 03:57:21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甘肃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蚌埠学院在甘肃招生录取数据显示,甘肃考生上蚌埠学院的分数在338至488分,位次为84342至15966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甘肃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38至488区间才能上蚌埠学院。

一、甘肃考多少分能上蚌埠学院

1、2022年甘肃考生上蚌埠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5771名;

2、2021年甘肃考生上蚌埠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3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4342名;

3、2020年甘肃考生上蚌埠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7836名;

4、2021年甘肃考生上蚌埠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042名;

5、2020年甘肃考生上蚌埠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966名;

甘肃考多少分能上蚌埠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蚌埠学院在甘肃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蚌埠学院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381 65771 省政府

2、2021年蚌埠学院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338 84342 省政府
2021 甘肃 文科 本二 461 18042 省政府

3、2020年蚌埠学院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18 57836 省政府
2020 甘肃 文科 本二 488 15966 省政府

分数低值得报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学校名称办学性质学校类型2022分数批次
桂林旅游学院公立财经491二本
梧州学院公立综合494二本
西安航空学院公立理工495二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立综合496二本
湖北理工学院公立理工497二本
云南艺术学院公立艺术497二本
沈阳音乐学院公立艺术497二本
新疆科技学院公立财经498二本
广西艺术学院公立艺术499二本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公立医药499二本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公立综合499二本
新疆艺术学院公立艺术499二本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立艺术500二本
呼伦贝尔学院公立综合500二本
新疆工程学院公立理工501二本
楚雄师范学院公立师范501二本
山西传媒学院公立综合501二本
广西科技大学公立综合501二本

高考提前批能填报几个志愿

本科提前批一志愿只有1个学校。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结束以后提前批次就开始报名如果提前批报了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填报录取。

提前批:本科在录取前填报1次志愿,录取过程中征集1次志愿,征集志愿时设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第一次填报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填报1所高校,调剂志愿设3类高校及专业(军事、公安、其他)是否服从调剂。

专科设1个高校志愿和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每所高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具体应以本省实际情况为准。

三、蚌埠学院最新介绍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蚌埠教育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 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m2,申报待建3.10万m2,固定资产总值6.5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2亿元,纸质图书136.77万册、电子图书75.21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339种,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9个。 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462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2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 学校坚持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新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示范建设院校,与企业共建中交协物流产业学院、丰原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博智深学人工智能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项。2017年以来获批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3个、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8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致力服务社会,与蚌埠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并列入省政府与中科院全面创新合作项目,建有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另有蚌埠市重点智库(淮河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市级科研平台,校地、校企共建4个省级科研平台。2017年以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20项;获批专利授权163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2项。 学校稳步推进开放办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与美国、泰国、意大利、匈牙利、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现开设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在校生76人。学校以服务国家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建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蚌埠分中心,是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安徽省教育厅农民工培训重点院校。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笃学、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训精神,致力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近五年来,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稳居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3%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连续3年获评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获评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在安徽省省属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中连续4年获评“优秀”等次。 步入新时代,学校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2019年10月24日更新)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