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贵州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贵州考多少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9-28 15:33:10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贵州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华中科技大学在贵州招生录取数据显示,贵州考生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分数在584至640分,位次为3875至1272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贵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84至640区间才能上华中科技大学。

一、贵州考多少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

1、2022年贵州考生上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理科最低分需要58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875名;

2、2022年贵州考生上华中科技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6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72名;

3、2021年贵州考生上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理科最低分需要59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99名;

4、2021年贵州考生上华中科技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61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46名;

5、2020年贵州考生上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理科最低分需要62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96名;

6、2020年贵州考生上华中科技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64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30名;

贵州考多少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华中科技大学在贵州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584 3875 教育部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615 1272 教育部

2、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598 2699 教育部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616 1346 教育部

3、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626 2396 教育部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640 1430 教育部

军校体检什么时候开始

以学校的通知为准。

军校体检是在高考后,毕竟只有高考成绩出来了,各院校才开始招生,由于军校多是提前批次,所以高考结束之后有一次体检面向报考了提前批次志愿并且达到学校提档线的考生,内容还包含政治审查、面试等环节。

如果这个没通过,你将失去提前批次志愿录取机会,但不影响其他批次志愿录取。入校之后还有一次复检,检查比较全面和严格,如果复检没过,按退学处理,只能复读。

对于军校体检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当下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一般来讲高考军校体检以《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为标准。军校体检日期并无规定,以报考院校的通知为准。凡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除参加全国高考外,还必须参加军队院校组织的面试检测。

面试检测主要是检查考生的外貌、体型、报考的动机等。检验考生的反应能力、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看其是否符合所报考专业的要求。凡未参加面试检测的考生,均不能被军队院校录取。检测工作一般由招生院校具体实施。

纯211大学排名名单(剔除985)

由于教育部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对各大学排名,因此本文将以国内较为权威的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情况为准,根据2022年校友会中国大学的最新名单,全国共有73所纯211大学。其中排名第一的纯211大学为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武汉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南京理工大学。

此外全国排名前十的纯211大学有:

1、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33名

2、武汉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35名

3、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35名

4、西南大学,全国排名第37名

5、华中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37名

6、暨南大学,全国排名第39名

7、河海大学,全国排名第40名

8、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40名

9、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第41名

10、南京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42名

三、华中科技大学最新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106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数8个。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教授13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21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友好合作。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四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之一。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注:其中的数据截至2021年1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