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河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北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9-10 00:41:14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河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河北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河北考生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分数在315至467分,位次为203036至57632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15至467区间才能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1、2022年河北考生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历史最低分需要3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8258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历史最低分需要42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6755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3036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7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5445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8301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7632名;

河北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河北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河北 历史 - 专科 315 158258 市政府
2022 河北 物理 - 专科 408 203036 市政府

2、2021年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河北 历史 - 专科 428 86755 市政府
2021 河北 物理 - 专科 375 185445 市政府

3、2020年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河北 理科 - 专科 428 178301 市政府
2020 河北 文科 - 专科 467 57632 市政府

公费师范大学都有什么

目前,公费师范生院校为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具体名单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

公费师范生之前称为免费师范生,是面向师范专业本科生实行的,由中央财政承担其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的培养管理制度,主要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培养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另外公费师范生是要履行相关任教责任和义务的,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如果录取后发现不合适,如需要转到其他专业,是需要退还享受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

填报征集志愿的条件

1、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2、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为避免产生分数夹层,确保录取公平,只允许不低于正式投档时该院校最低分数及位次的考生填报;

3、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未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

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征集志愿对象:

1、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

2、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未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是在统一招生完之后就进行的,时间一般在统招之后补录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据各个省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征集志愿是给掉档同学的又一次机会,凡是参加高考的同学应该时刻关注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认真对待,填报第一志愿也应慎重考虑,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样也应该把最好的选择填在第一个。

征集志愿的几种类型:

1、第一类是院校在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

2、第二类是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档形成的缺额;

3、第三类是院校生源足额,但后期在该省追加了招生计划。

三、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最新介绍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79年成立的北京市经委职工教育师资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华北石油职工大学)划转并入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同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北京经理学院。2006年,学校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2012年10月,学校隶属关系由市国资委转至市教委。 在四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秉承践行“积学求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创新发展“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坚持办学为民的价值取向,以“做对学生最好、最负责任的高职学院”为己任,紧扣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首善标准、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做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强基石。 学校现有北京望京和河北固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87亩。设有临空经济管理学院、数字财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外语与学前教育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训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教学机构。现有教职工530余人,在校生近3000人,专任教师28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比44%,有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创名师、教学名师等近20人。此外,学校还聘请其他院校知名教师、行业企业专家、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精神要求,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创新,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新局面。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强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获第六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优秀奖。继创新高职“槪论”课2+2和“基础”课1+1+1模式之后,思政课“双主体、双结合、双互动”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发挥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经验广泛推广,打造了“12135经管模式”,两门课程(名师团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学校入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幸福学园”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品牌。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在市属高校“平安校园”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优秀”,是连续获评“优秀”的唯一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立足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及“两区”建设,紧扣数字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深化专业改革。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临空经济管理、数字财金、人工智能、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等4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6个工程师学院、大师工作室获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其中“数字视效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西门子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学院试点院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作为牵头单位建设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通过验收。牵头成立北京数字经济职业教育集团、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院,产教融合深度推进,获评“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 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强化党委统筹领导,研究决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创新创业激励办法,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和创客空间等。近年来,学生获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1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连续两年的“(国际)互联网+”大赛中,获总决赛银奖1项、铜奖2项,147个项目获北京赛区奖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获国赛三等奖1项、北京市1金2银。学校获第二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杰出院校奖,北京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荣获“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专升本率、创业率居北京高职院校前列。 社会培训服务品牌优势明显。作为原国家经贸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训基地,北京市安全生产高端培训示范基地,学校坚持传承创新、育训并重,构建了培训服务新体系,年培训规模1万余人次,涵盖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层党建、对口援建、社区公益、科学实践等,培训规模、培训层次均居市属高职院校前列。2019年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2020年学校入选首批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首批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首批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北省及廊坊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 国际化办学搭建新平台。学校是原全国第一家具有接收留学生资格的成人高校,已累计对来自100余个国家的1万余名留学生进行了汉语培训,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近年学校与英国德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等境外优质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牛津校区、中澳国际学院、中泰商务文化学院建设。学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连续两年获“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两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加快推进,为学校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学校将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的胆识和气魄,以勇于争先的精神和智慧,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向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