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河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南考多少分能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7-05 00:53:41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河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河南考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数在213至364分,位次为455308至203575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13至364区间才能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河南考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1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55308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2911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5、2021年河南考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5683名;

6、2020年河南考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3575名;

河南考多少分能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河南 理科 专科 - - 省政府
2022 河南 文科 专科 - - 省政府

2、2021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河南 理科 专科 213 455308 省政府
2021 河南 文科 专科 352 205683 省政府

3、2020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河南 理科 专科 242 432911 省政府
2020 河南 文科 专科 364 203575 省政府

军校毕业后是怎么分配的

军校毕业后分配根据四个原则回到原单位、留校、新成立的单位、志愿

军校毕业后一般是本着哪里需要哪里去、到基层去的原则,没有固定的分配方向。具体到哪个部队,还要看军校毕业当年所在部队对干部的需求,主要是区域政治部干部部向总政打报告,总政具体调配。

1.军校毕业学员根据“计划分配、按需补充、面向基层、专业对口、合理使用”的原则。

2.从地方考入军校的学员毕业见习期满后,其工作单位及其岗位属于现役军官范围的,可按规定授予军衔,工作单位及其岗位属于文职范围的,任命为文职干部。

3.初级指挥专业毕业的学员,大学专科军校毕业定排职,授少尉军衔。大学本科毕业定副连职,授中尉军衔。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学员,大学专科军校毕业的定为专业技术14级,授专业技术少尉军衔,大学本科毕业的,定为专业技术13级,授专业技术中尉军衔。

4.分配到院校、科研等单位并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大部分被任命为文职干部,其技术等级的确定与专业技术军官相同。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

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

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三、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最新介绍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发布日期:2021-10-15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闽东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院溯源最早的前身校为创办于1934年的宁德市农业学校和创办于1939年的福安师范学校,已有87年深厚的办学历史积淀。1935年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老校长亲笔书写校训“实事求是·身体力行”,奠定了学院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曾培养出台湾茶叶之父吴振铎、全国茶树育种专家郭吉春等当代卓有建树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政界精英和教育工作者,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学院总占地面积523亩,设有生物技术系、机电工程系、信息技术与工程系、财经管理系、文化传媒系、公共基础部、成人教育部和思政部等8个教学单位,33个全日制专业、13个成人教育专业,在校生总数5837人;在职教职工312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28.92%。现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等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7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9个省级“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等,2021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A类),学院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电机电器”获批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省级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宁德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获批省级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商贸服务专业群实训基地、机电装备制造实训基地均获批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于2020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其中机电装备专业群实训基地还被评为省级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另有1个福建省VR/AR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电机电器智能制造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81个校外实训基地,85个校内实训基地等,学院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6809.14万元。 学院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翼并重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站作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形式多样的涉农培训及评茶员(国家一、二级)、育婴师、电工、车工等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主动对接宁德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开展职前教育、岗位技能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训,与企业联办冠名班、订单班,扩大“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招生规模,送教下厂,助力企业员工“学历+技能”双提升。2020-2021年,获批宁德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 学院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打造“高创业率”品牌特色,先后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宁德市大学生创业园”等5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成为了省内唯一一所集5个重要创新创业平台于一体的高职院校。2019年我校的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电设备及绿色冶金新材料加工)获批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与福安市人民政府在铁湖机电配套工业园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构建起闽东最大的“政产学研用”社会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专业群建设和技术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目标,成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一大亮点,真正把职业教育触角延伸到工业园区。 学院先后荣获“福建省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一届文明校园”、一类“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2017年1月被遴选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院校,2017年11月、2018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整改回访检查,为学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赢得了机遇。2019年,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举办宁德时代新能源、宁德新能源冠名班,成立“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青拓产业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构建农商旅一体化乡村振兴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2020年获批宁德市对台交流基地,青拓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助力闽东乡村振兴》入选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全省高职院校唯一一个)并被推荐参评全国第三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2021年获批第二批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 学院秉承“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校训,弘扬张天福老校长“俭清和静”茶学思想,打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视传承、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2021年《畲汉融合,助力闽东偏远乡村振兴,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能力》《融入宁德四大产业,推动多元主体办学,创新制造类“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分别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近年来,学院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同时还获得第五、六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在全省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办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和业界的高度认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