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黑龙江考多少分能上西安石油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8-01 07:21:20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黑龙江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西安石油大学在黑龙江招生录取数据显示,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的分数在457至487分,位次为37318至5117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黑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7至487区间才能上西安石油大学。

一、黑龙江考多少分能上西安石油大学

1、2022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5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8383名;

2、2021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6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934名;

3、2020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1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901名;

4、2020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6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7318名;

5、2022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8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117名;

6、2021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9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684名;

7、2020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安石油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8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855名;

黑龙江考多少分能上西安石油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西安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457 28383 省政府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487 5117 省政府

2、2021年西安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463 24934 省政府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495 5684 省政府

3、2020年西安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12 22901 省政府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61 37318 省政府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87 7855 省政府

学校代码及专业代码查询网

考生进入所在省市官方志愿填报系统,输入院校及专业名称,即可显示院校及专业代码,仅供参考!

省市官网名称
安徽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北京北京教育考试院
福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甘肃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广东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广西招生考试院
贵州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海南海南省考试局
河北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河南教育厅
黑龙江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湖北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吉林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江苏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辽宁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内蒙古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宁夏宁夏教育考试院
青海青海省教育考试网
山东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山西山西招生考试网
陕西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上海上海教育考试院
四川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天津天津招考资讯网
西藏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
新疆新疆招生网
云南云南省招生考试院
浙江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重庆重庆教育考试院

本科专科大专和中专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中专: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其招生列入国家统招计划,毕业由省人事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开具的就业报到证(以前称派遣证),有整套人事干部档案手续,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中等专门人才和中等管理人才。

2、大专:是对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统称,这里的大专是大学和专科的统称,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的统称。大专院校有别于大专、大中专院校这两个概念。

3、专科:1999年以前指大学专科学科专业教育(简称大专),1999年以后除了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专业教育外,专科通常是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科学历教育(简称高职)。

4、本科:是指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二、学制年限不同

1、中专:全日制3至4年(部分为5年)。

2、大专:大专一般学制为3年。

3、专科:2年、3年、5年(5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

4、本科:4~6年(普通全日制),2年(普通全日制统招专升本)。

三、西安石油大学最新介绍

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学校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隶属于中央燃料工业部。1958年,升本并更名为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停办改厂。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办学,隶属于石油工业部。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入选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 学校雁塔校区位于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明德校区位于西安市丈八东路11号,鄠邑校区位于西安市沣京工业园沣京大道18号。学校占地2078亩,固定及无形资产总值28.46亿元,仪器设备总值6.32亿元。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设有14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现有本科生1.6万余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7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各类来华留学生1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4855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是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学校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院校”资格。59个本科专业中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陕西省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名牌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有7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0余人,专任教师113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670余人。有二级、三级教授37人;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0余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人才等人才近40人;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受聘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陕西省级人才以及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和陕西省人文英才等人才9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10月,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有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省级改造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有21个陕西省教学团队、2个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4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3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包含2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2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试点学院,获批5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350余项。 学校坚持石油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铸魂,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连续27年平均保持在1:10以上的较高水平,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就业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针对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建有3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陕西高校新型智库,形成了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等7大特色优势科研领域。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近670余项;科研总经费逾8亿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9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公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00余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近2300篇。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境)外87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菲律宾文珍俞巴学院积极共建孔子学院;与印度NIIT公司开展合作办学;与美国28所大学开展“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与美、俄、韩等国大学开展“2+2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英、德等国大学开展“4+1”“4+2”硕士项目以及博士生奖学金项目;与俄、美等国大学及港台地区大学开展“交流生项目”;与美、英、德、法、日等国开展寒暑期学生短期出国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和“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通过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累计培养来自78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8000余人。 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2011年,学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陕西省综治办、教育厅、公安厅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学校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典型”;2011年、2017年、2018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2013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学校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学校纪委荣获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和“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内容及统计数字截至日期为2021年09月30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