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湖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湖北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农业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8-16 13:35:37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湖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江西农业大学在湖北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的分数在475至525分,位次为80757至14129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5至525区间才能上江西农业大学。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农业大学

1、2022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历史(历史+(化或生))最低分需要52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662名;

2、2021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历史(历史+(化或地))最低分需要54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091名;

3、2021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5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952名;

4、2022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最低分需要47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0757名;

5、2022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9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4483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最低分需要49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0646名;

7、2021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物理(物理+(化或地))最低分需要5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9686名;

8、2020年湖北考生上江西农业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0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6555名;

湖北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农业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江西农业大学在湖北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江西农业大学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化或生) 本科 520 15662 省政府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22 15059 省政府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化或地) 本科 524 14456 省政府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25 14146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475 80757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生) 本科 487 72250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生) 本科 487 72250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98 64483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99 63769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地) 本科 504 60266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09 56739 省政府

2、2021年江西农业大学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化或地) 本科 545 18091 省政府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化或生) 本科 549 16711 省政府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51 15952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494 70646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生) 本科 504 65544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11 61826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13 60757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地) 本科 515 59686 省政府

3、2020年江西农业大学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湖北 理科 - 本二 500 66555 省政府
2020 湖北 文科 - 本二 525 14129 省政府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叫专业组

高考志愿专业组是指想报考的专业。

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成绩位次,位次是按普通类所有考生总分排定,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的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专业志愿组填报方法是什么

全面梳理考生所在分段范围内的院校及专业
无论高考如何变化、录取模式如何改变,志愿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分数的竞争,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第一条就是“分数优先”。因此,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填报之前,一定要认真梳理自己所在分数段内具体包含着哪些院校以及专业可供选择。
对照院校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在志愿准备过程中,不要忽视了拟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要求。排除自己检索范围内选考科目不符合的选项,避免误填报。
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进一步缩小报考范围
每名考生在其所在分数段内,都有大量的院校及专业可供选择。在这个步骤当中,可以继续使用排除法,进一步缩小目标范围。首先直接排除考生不喜欢且不愿就读的专业,其次通过院校地域,直接排除不愿就读的地区。最后不愿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或高收费专业的考生,直接排除该类招生专业等等。通过设置排除选项,就可以迅速缩小考生的报考范围,减轻报考压力。
做好“冲、稳、保”搭配,明确局部志愿功能
以首选科目为物理的570分考生为例,该名考生在“冲”志愿设计当中,可能会遇到部分“双一流建设”院校、“211工程”院校的冷门专业和省属热门院校的强势专业,此时,他所需要做出的选择是个人能否接受名校的冷门专业还是去选择省属院校的热门专业。
在“稳”志愿设计当中,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自己心仪的院校、心仪的专业数量不够充足,是否可以在能接受的院校当中扩大选择范围的问题。在“保”志愿设计当中,他一定要充分思考自己所对应保底志愿中哪些性价比更高,哪些更适合考研、升学,哪些更有利于未来就业的问题。

高考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学校

一般情况下,各省都会要求第一志愿只能报一个,至于第二志愿就分成两个平行志愿,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报考多个学校,专业选择上也会提供更多的选择。

提前批并不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发生冲突。如果提前批次没有被录取的同学,是完全可以等着本科一批二批接下来的录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省市都会有相应的政策,并且提前批次面向招生的种类也很多。像是在贫困地区进行招生,或者是部分学校给提供一些贫困生名额,再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各项考核标准来择优录取。

三、江西农业大学最新介绍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557人。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1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有在职教职工185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80%以上。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80人,以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为代表的省部级人才228人次,以国家“*”教学名师为代表的国家级优秀教师7人。拥有国家级创新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创新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共计18个。 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鲜明。组建了江西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1个。拥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拥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智库等高水平科研平台 9个。 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5万余人,涌现出7名院士,1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杰出人才,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与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三五”以来,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2项。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率先在江西省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截止2021年11月10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