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江苏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江苏考多少分能上兰州文理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10-01 03:29:16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江苏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苏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江苏考生上兰州文理学院的分数在318至318分,位次为129207至35131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江苏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18至318区间才能上兰州文理学院。

一、江苏考多少分能上兰州文理学院

1、2022年江苏考生上兰州文理学院: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7823名;

2、2021年江苏考生上兰州文理学院: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0434名;

3、2022年江苏考生上兰州文理学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7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9207名;

4、2021年江苏考生上兰州文理学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0395名;

5、2020年江苏考生上兰州文理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4822名;

6、2020年江苏考生上兰州文理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1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5131名;

江苏考多少分能上兰州文理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苏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99 37823 省政府
2022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77 129207 省政府

2、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01 40434 省政府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65 120395 省政府

3、2020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苏 理科 - 本二 328 124822 省政府
2020 江苏 文科 - 本二 318 35131 省政府

平行志愿填报有什么注意的

1、摸清平行志愿:退档有风险,填报需谨慎

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平行志愿没有风险,事实上,平行志愿填报最主要的风险应属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

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规避平行志愿退档风险,应避免填报专业志愿太高,尽量填写服从调剂,否则容易退档,还有一些不满足学校的特殊规定,例如视力等身体条件没达到学校标准,单科分数没达到院校要求。

2、认真阅读大学招生简章:一定要认真研读,它会告诉你每个专业的真谛

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读招生简章,详细了解该校某一专业的内涵。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非常大。有些专业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差异。

3、冷静选择热门专业:关注是必要的但请把目光放的更宽些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很难挤进热门专业。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的同时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提档线是什么意思

提档线是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线,不一定是学校的最终录取线。

在同批次录取的院校中,由于报考人数不均衡,各校的提档线会有很大差异。热门的院校,提档线很高;冷门的院校,提档线较低,甚至会低于批次线。

院校一般按120%提档,这是为了避免因各种情况而录不满的情况出现。鉴于此,过了提档线不代表就一定会被录取,仅仅是可能性很大而已。

简单地讲,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线,电子档案就不能投放,也就不能参加该校的录取;考生高考成绩正好跟某校提档线一样,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提档线只能决定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与考生能不能被录取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兰州文理学院最新介绍

兰州文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0年创立的甘肃教育学院和1985年创办的甘肃联合大学,2011年甘肃省艺术学校并入。学校是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基地,教育部规建中心全国“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5个项目院校之一,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 学校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三千里丝绸之路,八千年华夏文明,甘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区位优势,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学校办学育人提供了独特丰厚的资源和广阔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与时并进,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13年升本以来,学校紧盯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以“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为导向,重点建设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三大专业集群直接聚焦赋能服务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新业态,彰显出鲜明的学科发展优势和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文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甘肃省艺术学校)、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传媒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社会体育学院、化工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有11300余名学生,其中本科生8700余名,留学生25名。 学校有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环境设计、音乐表演、音乐表演(航空乘务)、数字媒体技术、新闻学、财务管理、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戏剧影视文学、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出版、软件工程、投资学、舞蹈表演、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通信工程、资产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表演、翻译、酒店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文化产业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绘画、数字媒体艺术、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等36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旅游类、传媒类、艺术类专业为主,文、艺、管、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设有甘肃省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中塔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化工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帕米尔智库、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等3个文化和旅游战略智库,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协同开发中心2个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教师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5项作品获甘肃省文学艺术最高奖“敦煌文艺奖”,2项作品获第四届甘肃文艺评论奖。 学校现有教职工853人,其中专任教师58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06人,占专任教师的52.4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6.2%。学校实施雁苑人才工程,外引内培结合,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优秀人才;聘请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著名书画家、著名作家、戏曲“梅花奖”得主等13位行业领军人才为驻校专家,聘请了90余名各行业、各学科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担任特聘教授。教师中有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1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名教师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学校坚持开放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新疆、浙江多个地市、省内各市州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与兰州大学签订了支持我校转型发展协议,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开展多方面合作交流;与塔吉克斯坦、乌克兰、阿塞拜疆、伊朗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 面向未来,兰州文理学院将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行合一、全面发展;坚持应用为主、产教融合,学以致用、服务地方;坚持需求导向,走内涵式、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来源:党委(学校)办公室 2021年5月更新)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