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江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江西考多少分能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9-11 01:32:37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江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江西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江西考生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的分数在442至488分,位次为125785至39338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2至488区间才能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1、2022年江西考生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5785名;

2、2020年江西考生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6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3722名;

3、2022年江西考生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9338名;

4、2020年江西考生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4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2296名;

江西考多少分能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江西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江西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442 125785 省教育厅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490 39338 省教育厅

2、2020年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江西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463 103722 省教育厅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488 42296 省教育厅

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可以同时报吗

可以。

高考填报志愿批次大致分为:本科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等招生批次,每一次批次都有对应的填报时间,而且每个省每个批次的时间也不一样。

虽然提前批次是在本科批前面填报,但在本科批填报时间开始时,填报了提前批次的考生仍然可以填写本科批志愿,因为在本科批志愿开始填报时,提前批次的录取工作可能还未结束,为了避免没被提前批次录取而错过本科批次填报,考生最好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

如果你被提前批次的学校给录取了,那么考试院系统将不再继续检索你填写在本科一批的档案;但是如果你没有被提前批次的学校给录取,考试院就将继续检索你本科一批的志愿。

有哪些民办师范类大学

1、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全国排名第14,属于5★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2、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全国排名第42,属于4★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3、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全国排名第48,属于4★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4、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全国排名第57,属于3★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5、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全国排名第60,属于3★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6、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70,属于3★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7、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全国排名第77,属于2★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8、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全国排名第89,属于2★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9、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全国排名第94,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0、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全国排名第121,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全国排名第122,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2、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全国排名第131,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3、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全国排名第132,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4、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全国排名第133,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三、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最新介绍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设有6个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 学校坚持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7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17项;授权专利227项;发表论文102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55篇,省级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5项。服务煤炭行业产业升级,开展重点产煤县煤矿安全专题研究班等国家级培训100人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省级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开展职工培训2.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下岗职工培训1000余人次;服务中国矿大、太原理工等11个涉煤高校学生实习9587人次;培训收入4000余万元。学校还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10000余人次。 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产权关系、长期合作关系为纽带,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多企、多校共同建设、协同发展、共享价值的生态圈。学校是省级煤矿智能化开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共建单位,运城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与上海创力、常州易控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新的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新时代**思想,全面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力争在职业本科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工程思维、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的中坚力量,为实现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