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江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江西考多少分能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11-22 07:04:54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江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江西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江西考生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分数在540至552分,位次为28880至6614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40至552区间才能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1、2022年江西考生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4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8880名;

2、2022年江西考生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5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614名;

江西考多少分能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江西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江西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40 28880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52 6614 省政府

国内公办二本大学名单

学校名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批次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医药二本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师范二本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师范二本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医药二本
新疆农业大学(较高收费)新疆农林二本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二本
衡水学院(中外合作)河北综合二本
巢湖学院(中外合作)安徽综合二本
莆田学院(中外合作)福建综合二本
青海民族大学(中外合作)青海民族二本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二本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药二本
锦州医科大学(中外合作)辽宁医药二本
吉林化工学院(中外合作)吉林理工二本
渤海大学(中外合作)辽宁综合二本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艺术二本
三明学院(较高收费)福建综合二本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师范二本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中外合作)吉林师范二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外合作)海南综合二本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林二本
昆明学院云南综合二本
衡水学院河北综合二本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综合二本
红河学院云南综合二本
北部湾大学(中外合作)广西综合二本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综合二本
辽宁科技大学(中外合作)辽宁理工二本
新疆农业大学(中外合作)新疆农林二本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师范二本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二本
山东工商学院(中外合作)山东财经二本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艺术二本

公费师范生报考的条件有哪些

想要报考公费师范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需要参加普通高考,并且考的分数要到达学校对当地划分的录取分数线。

2、需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毕业后愿意长时间从事这个工作。

3、身体方面需要健康,并且要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公费师范生的招生会安排在提前批录取里,只要满足以上的三个条件,就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啦。公费师范生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想做教师的朋友可以考虑。

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最新介绍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达成重要共识创建,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学校以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承载着国家“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致力于开展精英教育以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为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2017年10月,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2017年9月,招收首批本科生、研究生。 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国际大学园路1号,占地面积33.37万平方米,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20.43亿元兴建。校园紧邻神仙岭和龙口水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共有21栋建筑,包括主楼、两栋实验楼、三栋教学楼以及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建筑。矗立于中心广场的主楼与莫斯科大学主楼造型非常相似,是校园的地标性建筑。主楼高156米,顶端的五角星被誉为“深北莫之星”。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质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合作共赢、创新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二、办学定位 建设独具特色、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打造中俄人文交流合作高地和重要平台,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做出贡献。 培养崇德明理、笃学精工、博文友爱、创新协作、担当使命,通晓中俄文化、掌握中俄英三语、精通专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多层次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 坚持“立德为本、文化为魂、学术为基、实践为源”人才培养理念,建立“文化润育、科学教育、创新实践”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俄协同育人共同体,强化全过程质量保障。 发挥两校学科优势和区域科技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和国际领先的前沿交叉工程技术学科,建立世界级国际化科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共同体,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地位的学术成果。 三、办学特色 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紧密结合,引进、吸收两校先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科优势,融合形成高起点、国际化、综合性、特色化的基本特征。 将中俄文化导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全过程,形成独特的科学与文化有机交融、实践与创新双驱互动的大学文化。 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学生价值塑造、知识养成、能力培养设置课程体系。发挥莫斯科大学基础学科优势,培养学生扎实厚重的科学理论基础;发挥北京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开展精英教育。采用中俄英三语授课,以俄语为主。俄语语言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深入掌握俄语语言知识与能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发展素质教育,重科学基础、强创新实践。采用小班授课方式,开展研究型、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实践性课堂教学。 四、人才培养 学校以高精尖为教育发展方向,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历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学校远期办学规模为5000人,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1。学校从2017年起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从2018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学校采用中文、俄语、英语三种语言进行教学,国内本科招生录取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招生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631综合评价”模式。 学校目前在校生规模约为1340人,2021年实际录取565人,其中:本科生455人,硕士研究生99人,博士研究生11人。 五、学科专业 学校依托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基础学科和中国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应用的办学优势,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科技产业集群特点,突出高起点、国际化和综合性的办学特色,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合理布局,打造中俄文化教育科技合作和“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已开设数学等7个本科专业,在生物学等6个学科8个方向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生物等2个学科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涉及理、工、经、文四个学科门类。2021年计划新申报化学、汉语言2个本科专业、无机化学、法律和审计等3个硕士专业。 本科专业 学校现开设7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生物科学、俄语、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单证)、国际经济与贸易(单证);即将开设一批自然科学类、工程类、艺术类专业。 研究生专业 学校现开设应用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材料学、纳米生物技术、地球生态变迁与人工干预系统、国际经济与商业、俄罗斯语言文化、对外俄语教学及城市生态学与区域规划等8个硕士专业;俄语语言文学、生物学2个博士专业,均实施莫斯科大学培养方案。 国际学生培养 学校重视多元化国际教育环境的营造,从首年招生起,就有国际学生入学。目前,在校国际学历生的比例超过10%,有境外学习交流经历的中国学生比例超过60%。学校对国际学生采用与国内学生一体的管理模式,教学过程、住宿管理、文体活动等均与中国学生一致,使得中外学生有充分的接触和交流。 六、科学研究 学校根据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莫斯科大学基础科学研究和北京理工大学工程研究的优势,正在启动设立计算数学与控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研究中心、现代生物学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前沿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以及SMBU-Sistema合作基础实验室、SMBU—Roscosmos合作基础实验室。 根据深圳区域经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学校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大学的研究能力优势,计划在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新能源与智慧社会、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新材料与智能制造、地球科学与海洋工程、航天与航空工程、环境与生态、健康与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重点建设。 七、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48人,其中:教师和科研人员232人,管理及教辅人员116人,外籍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中8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学校现有9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双院士1人,国家人才专项3人,深圳市人才专项16人,省市级优秀教师4人;形成了以莫斯科大学教师为主的国际化教师队伍,生师比小于10:1。 学校已启动面向全球的英才招聘工作,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学术大师、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积极组建由俄罗斯知名学者、国际学术大师领衔的高层次学术团队,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师资队伍。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