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青海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青海考多少分能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12-14 18:34:41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青海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青海招生录取数据显示,青海考生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分数在173至329分,位次为30372至8964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青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73至329区间才能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一、青海考多少分能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1、2022年青海考生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0372名;

2、2021年青海考生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0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9774名;

3、2020年青海考生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2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553名;

4、2022年青海考生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484名;

5、2021年青海考生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8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481名;

6、2020年青海考生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2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964名;

青海考多少分能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青海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青海 理科 专科 173 30372 省政府
2022 青海 文科 专科 289 13484 省政府

2、2021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青海 理科 专科 205 29774 省政府
2021 青海 文科 专科 281 13481 省政府

3、2020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青海 理科 专科 226 24553 省政府
2020 青海 文科 专科 329 8964 省政府

高考可以查到的几种档案状态分别是什么

自由可投,一般档案出现这种状态,表示考生的档案未被投档或者投档被报考院校退档;如果是被学校退档,学校会明确给出退档理由,考生一定要及时查看学校的退档理由。

已经投档,意思就是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投给考生报考院校,院校还没有查阅考生档案信息,这种情况,考生很可能就被录取。

院校在阅,说明学校已经开始查看考生的档案信息,一般学校查阅的档案数量都要比招生人数多,因此并不代表考生一定就会被录取,只是有机会被报考院校录取。

预退档,意思就是考生因为某种原因,不被录取;这种情况,院校会说明考生不被录取的原因。

预录取,代表学院已经计划录取该考生。

录取,表示考生已经成功被报考院校录取,接下来等待签收录取通知书就可以了。

已经提交的志愿怎么改

一,考生发现自己高考志愿填错时,可以登录填报志愿内的网页在上面进行修改。

二,注意修改时间,例如:

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期限内进行修改,可以修改成功。

如果超出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期限,考生就不能进行修改了,因为志愿已经被提交了,志愿已经进入了投档程序。

考生可以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多次登录系统进行志愿修改,每次修改志愿后,均需要按“提交志愿”键,一般以规定填报时间内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为最终志愿。

注意地区政策.例如:

高考志愿需要确认的省(市、区)比如广东,在确认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是如果确实有错误的,采用更正的方法修改。

修改操作的方法.

修改前重新填写高考志愿填写草表,审核后将不要的志愿表删除,重新在网上输入新填的志愿表。

点击查询预览进行复核。

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最新介绍

学校坐落于厦门市思明区,占地516.87亩,是厦门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高职专业办学始于2006年,2009年和2015年先后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首轮和二轮评估, 2019年获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通过验收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文明学校”和“文明校园”称号。学校秉持“因城而生,为市则活”的信念,因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持续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设置。现有专业教学院系10个,高职招生专业33个,在校生总数10290人,累计招收来自18个国家的留学生226名。开放教育(成人教育)现有本专科专业34个,学生13132人。 学校按照“育人为本、跨界融合、服务需求、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和“以奋斗者为本的治校”,逐步形成“产教融合共同发展,大爱匠心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3个,省(市)重点示范专业9个,已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拥有一支包括“国家*”教学名师在内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团队;2017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3项。近五年,招生录取率97.46%,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以上、专业对口率80%以上、本省就业率86%、本市就业率70%。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