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山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山西考多少分能上汉江师范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10-03 11:55:22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山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汉江师范学院在山西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的分数在333至400分,位次为77891至15031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山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33至400区间才能上汉江师范学院。

一、山西考多少分能上汉江师范学院

1、2022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B):理科最低分需要43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7848名;

2、2022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1271名;

3、2021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B):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2727名;

4、2020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3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3965名;

5、2022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B):文科最低分需要47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769名;

6、2021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139名;

7、2020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B):文科最低分需要48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321名;

8、2020年山西考生上汉江师范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367名;

山西考多少分能上汉江师范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汉江师范学院在山西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汉江师范学院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B 437 77848 省政府
2022 山西 理科 专科 379 31271 省政府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B 474 17769 省政府
2022 山西 文科 专科 407 15031 省政府

2、2021年汉江师范学院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B 442 72727 省政府
2021 山西 理科 专科 364 29249 省政府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B 488 18502 省政府
2021 山西 文科 专科 393 17139 省政府

3、2020年汉江师范学院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B 468 77891 省政府
2020 山西 理科 专科 333 63965 省政府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B 484 21321 省政府
2020 山西 文科 专科 400 22367 省政府

民办二本和公办二本的区别是什么

民办二本和公办二本的区别主要有:收费标准不同、住宿费和住宿条件不同、本科所属的头衔不同、找工作时毕业证的认可度不同、师资力量不同、保研考研率不同、办学形式不同、被合并几率不同、抗风险能力不同等等。

总之,民办二本院校和公办二本院校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具体选择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学习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来有所取舍,既不能认为民办二本院校不好,也不能认为公办二本院校都是好的。关键是看什么专业,学校位于什么地方,如果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好,专业也好,那么选择民办二本院校也是可以的。

学院和大学该怎么选

可能很多学生在报考的时候,都会想选择大学,但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所有专业未必适合你,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填了服从调剂,结果到学校报道的时候却发现被调剂的专业是非常不适合自己,这时候只能退学,或者是硬着头皮读下去。

如果是同样的分数,可能就会在“学院”,读一个非常好的专业,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顺利,接收知识更快,因此,学生们在面临大学或学院的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考虑。

只要学生们好好学习,无论是大学还是学业,都可以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笔者认为,学生们只需要好好学习本专业。将来在就业时,也很容易找到顺心的工作。

总而言之,国内大学和学院的差别只是体现在校园面积、师资力量、以及生源上面。这并不妨碍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完善自我,提升个人能力,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收获。

三、汉江师范学院最新介绍

汉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国家举办的全日制省属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04年的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文脉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郧山书院。1954年建校,1975年开设大专班,1977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3月22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 学校位于新兴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近依道教胜地武当山,毗邻华中屋脊神农架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现有十堰、丹江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094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四百佳单位称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设有教育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11个学院,37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教、法、经、管、艺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非教师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500余人,其中本科生9000多人。目前,学校已有42届毕业生,为鄂西北地区输送了各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10万余名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学校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6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236人,硕士及以上教师411人,“双师型”教师226人,国家级、省级各类优秀教师、专家10人。聘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学校的100余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在校任教。馆藏纸质图书近130万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目前,学校拥有校内教学实验中心(实训基地)6个,实验(实训)室130个,校外实训基地152个,建有集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于一体的附属示范幼儿园1所。 学校持续提升内涵建设。拥有央财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3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3个,湖北省“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湖北名师工作室2个。省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个,“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1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在线开放课程26门。承担“国培计划”项目38个,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14个。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00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70部,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109项,获国家、省、市(厅)级立项教科研课题280余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4项,授权专利20余项。 学校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建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十堰市科技创新团队(珍稀药用植物繁育创新团队)等研究机构。 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建成应用型本科院校总体目标,持续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建设区域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专业的培养力度。学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蝉联七届“湖北省文明单位”,获评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外国语学院被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红笔网友俱乐部”被教育部思政司评为首届“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最近,“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湖北省重点网评阵地”落户学校,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喜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生工作精品项目获得省级重点资助。学校教师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学校以*新时代**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全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以提升学校本科内涵质量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党的建设等工作,着力打造高水平本科院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更新时间:2021年9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