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四川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四川考多少分能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6-14 11:03:45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四川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四川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四川考生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分数在150至244分,位次为271055至191738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0至244区间才能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71055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8428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0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8116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3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7230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4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91738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4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98304名;

四川考多少分能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四川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四川 理科 专科 266 271055 省教育厅
2022 四川 文科 专科 237 207230 省教育厅

2、2021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四川 理科 专科 150 258428 省教育厅
2021 四川 文科 专科 244 191738 省教育厅

3、2020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四川 理科 专科 204 258116 省教育厅
2020 四川 文科 专科 244 198304 省教育厅

警校哪些二本适合低分捡漏

适合低分捡漏的二本:铁道警察学院

铁道警察学院位于河南郑州,是公安部直属的我国一所培养铁路公安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学习氛围不错,铁道警察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一般只要450分左右,适合体能不错的低分生报考。

适合低分捡漏的二本:公安海警学院

学校位于浙江宁波市,全称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被称为‘国家海上维权执法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主要承担海警机构警官和警士培养培训任务。学校创办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专业性很不错,毕业后想要从事海警方面的工作可以参考,就业率很高。

温馨提示:想要知道自己高考能上什么大学,在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里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数据来源于各省教育考试机构公布的官方数据,而非某些产品的大数据采集数据,数据来源准确。

什么二本警校适合低分上

低分二本有辽宁警察学院

辽宁警察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全省公安司法机关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培训在职民警的双重历史重任。警校建校以来,已经为全省公安、司法等系统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警务专门人才。

低分二本有公安海警学院

学校位于浙江宁波市,全称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被称为‘国家海上维权执法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主要承担海警机构警官和警士培养培训任务。学校创办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专业性很不错,毕业后想要从事海警方面的工作可以参考,就业率很高。

输入分数查大学的免费网站有哪些

输入分数查大学的免费网站比较推荐《高考助手网志愿填报系统》。高考助手网志愿特色如下:

1.防撞车功能实时监控各院校备选情况,让填报更放心,让考生与喜爱的大学更近一步。

2.更多精彩功能等您体验:能上的大学、院校pk、志愿评估、防撞车、兴趣性格测试推专业/职业、讲志愿、高需求职业分析、快速挑选职业/专业、就业前景分析、高薪职业/专业统计、热招专业分

3.完美适配新高考,首年新高考及已经进入新高考的省份拥有专属独立算法,让新高考考生不在迷茫,高考助手网志愿志愿助力高考,让考生一键优化志愿填报,直达理想大学。

三、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最新介绍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于2007年在原广州大学城建学院基础上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工科类普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广州市从化区,占地面积1300多亩,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万人。 2012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是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A类规划建设的唯一民办高职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试点院校、广东省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的民办高职院校、广东省节能型示范高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广东省党建示范校、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民办教育40周年突出贡献机构。 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现有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机电工程、信息工程、外语外贸、艺术与设计、人文、马克思主义、体育健康、创业教育和继续教育11个二级学院,近50个招生专业。学校有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财经商贸公共实训中心是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是国家双师基地;有21个教育部“1+X”证书试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4个高水平专业群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国际经济与贸易、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建筑设计等6个专业是省级品牌(重点)专业。 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博硕占比57.06%、高级职称占比32.24%、双师型教师占比76.16%。教师队伍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技术能手等先进典型。学校是广东省首个“珠江学者”设岗并聘请讲座教授的民办高校;设立了“凤凰学者”岗位,聘请了一批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担任教学与科研学术带头人。 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了2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学校获批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推动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与曙光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共建“GE大学计划-GE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控制系统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华为ICT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财务产业学院,与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共同培养酒店管理高级人才。学校以广州天马集团和广州市建筑集团为主导、行业协会为依托、名优企业为基础,联合300余家合作企业,组建的广东城建职业教育集团是广东省第二批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单位。学校有获央财、省财支持的高职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科研创新团队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372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60家。其中,教学公司5家,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室25个,大师、双师、名师、教师“四师”工作室30个,跨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1个,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11个,鉴定工种(证书名称)44个。 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学生在国内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4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金奖3项、银奖14项,“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3项、二等奖81项。教师获得德国红点奖、中国红星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平面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二等奖等诸多奖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00余项。 学校连续多年年招生人数超过7000人,招生计划完成率位列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前茅,新生报到率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就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平均起薪排名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金平果”2021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800强,学校排名全国第315位、民办第2位;武书连2021中国高等职业学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学校排名全国第119位、民办第2位;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1)”,学校排名全国第122位、民办第1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将坚持以*新时代**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秉承“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创新强校工程A类规划院校建设和申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两轮驱动”为抓手,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创建全国高水平民办高校、实现“办一所像样的大学”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数据更新时间:2021年11月4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