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四川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四川考多少分能上西南政法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11-27 19:53:32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四川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西南政法大学在四川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的分数在584至585分,位次为20900至2539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84至585区间才能上西南政法大学。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西南政法大学

1、2022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9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900名;

2、2022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6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720名;

3、2021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61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297名;

4、2020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61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070名;

5、2022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080名;

6、2021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9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875名;

7、2020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58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769名;

8、2020年四川考生上西南政法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8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50名;

四川考多少分能上西南政法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西南政法大学在四川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95 20900 市政府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08 14720 市政府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89 3080 市政府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93 2539 市政府

2、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09 16098 市政府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13 14297 市政府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93 2875 市政府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94 2733 市政府

3、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17 17070 市政府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18 16562 市政府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84 2769 市政府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85 2650 市政府

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还是高考后

高考志愿是高考高考后填。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家需要关注的就是,自己的高考成绩在自己所在省份的排名,然后确定自己想要上的专业,根据专业排名选择一所自己成绩符合的大学,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学校的办学环境,学费、招生计划等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都是考后知分填报,即在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据了解,部分重点高校担心,如果填报志愿时间改在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再统一填报志愿,有可能导致高分考生被外地名校尤其是清华北大等校“一网打尽”,而一般院校也希望能录到一部分高分考生。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则表示,考试成绩出来后,再填报志愿,能让考生进入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高校。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

1、毕业证的含金量是不同的

本来一本就比二本的学历要值钱,大家将来找份工作的话,一本的学历要比二本更有优势,企业也是会更看重一本的学生。因为一本学生在一开始上学录取的时候,分数就要比二本的学生高。要等一本把学生录取完以后,二本才有机会去录取学生。

2、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有所不同的

一本的学校本身就要比二本的学校好,因此不管是在教师的资源还是学校的设施上,也都要比二本要好很多。毕竟两个学校在招老师的时候要求还是有所不同的,一本学校的老师要比二本学校的老师学历更高,能力更。因此从这个师资上来说,一本学校更有优势。

3、在考研方面也是有所区别的

一般在一本院校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机会也更大一些。你所处的学校如果是一本的话,名额会更多一些。相比较二本那些名额会少,这样的话保研的几率不同的,因此说一本学校更有优势。导师也会更偏向于一本的学生,认为他们会更加优秀。

4、他们接触的平台也是不一样的

大家知道在招聘一般分为校招和社招,那么校招就是学校和企业签订了合同。等学生毕业以后,企业来学校进行招聘,这样的话一本和二本的区别就出来了。一本院校接触到的企业,远比二本学校接触到的企业知名度更高。

三、西南政法大学最新介绍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经*政法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也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我校增列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历经72载的励精图治,学校恪守“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凝练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学校具有招收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港澳台侨联合招生、香港免试生、澳门保送生及台湾免试生招生资格。办学72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是全国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高校,有8位校友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和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近90位校友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的西政毕业生有50余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法学院中,均有西政毕业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学生辩论队曾在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学生辩论赛、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中获冠军,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和太极推手锦标赛、全国啦啦操联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冠军170余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00强。   学校现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和宝圣湖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其中,渝北校区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宝圣湖校区为科研和创新创业基地。现有在校学生24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国家“*”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资深翻译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计划人选、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近年来,学校涌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   学校现设有法学学部、文新学部、政教学部、经管学部、新学科学部5个学部,有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学院,设置人权研究院、司法鉴定中心、地方立法研究院等。   学校现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法学、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广播电视学、行政管理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国家安全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内法规(交叉学科)、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点)、审计(专业学位授权点)等12个学科为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其中法学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一级学科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法学学科共同入围A档学科,成为重庆市唯一入围A档的学科。2018年,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一起获评A档,也是重庆市唯一进入A档的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教育部共建、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库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审计署等单位协同共建研究基地以及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新型智库、重庆市科普基地等38个。学校司法鉴定中心是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级鉴定机构。2015年至今,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近170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5项,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3项,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13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入选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和“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以色列等国知名高校合作举办20余个来华留学生短期学术课程项目。现有英国考文垂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法律硕士项目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西部唯一承办法学学科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的高校。学校来华留学学历教育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推出了东盟英才博士班项目、“中国法”全英文硕士项目、中柬境外合作办学本科“2+2”项目等系列“留学西政”品牌项目。   2018年10月,*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来校调研并勉励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要求,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为国家培养造就更多优秀法治人才。   2018年12月,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强调要“继续落实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南政法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心中有方向感、工作有使命感、师生有获得感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书写西政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奋力迈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