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天津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天津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医科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7-16 17:37:48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天津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重庆医科大学在天津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的分数在573至634分,位次为20071至7666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天津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73至634区间才能上重庆医科大学。

一、天津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医科大学

1、2022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1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848名;

2、2022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化 和 生)最低分需要63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146名;

3、2021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7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919名;

4、2021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1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601名;

5、2020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071名;

6、2020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化)最低分需要61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807名;

7、2020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2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062名;

8、2020年天津考生上重庆医科大学:综合(化 和 生)最低分需要6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666名;

天津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医科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重庆医科大学在天津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重庆医科大学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天津 综合 不限 本科A 595 15130 市政府
2022 天津 综合 本科A 598 14513 市政府
2022 天津 综合 本科A 608 12521 市政府
2022 天津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11 11848 市政府
2022 天津 综合 化 和 生 本科A 631 8146 市政府

2、2021年重庆医科大学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天津 综合 不限 本科A 578 16919 市政府
2021 天津 综合 本科A 598 13066 市政府
2021 天津 综合 本科A 605 11779 市政府
2021 天津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17 9601 市政府
2021 天津 综合 化 和 生 本科A 626 7990 市政府

3、2020年重庆医科大学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天津 综合 不限 本科A 573 20071 市政府
2020 天津 综合 本科A 616 11008 市政府
2020 天津 综合 本科A 617 10807 市政府
2020 天津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21 10062 市政府
2020 天津 综合 化 和 生 本科A 634 7666 市政府

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个

高考一共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高考志愿可以填写数量如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公办二本多少分能上

公办二本一般需要超出本科线50分左右。想要知道一般超过本科分数线多少分能够填报公办二本高校,可参考本省比较差的公办二本高校每年在本省的投档分数线。

一般来说本省最差的公办二本高校投档分数线减去本省的本科批次分数线,就是需要超过的分数。不同省份情况不同,考生与家长切不可混为一谈。

高考分数线预计是多少

2023高考大部分地区的二本预测分数线在430分左右,当然了具体省份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像河南,河北,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本科录取分数线会高一些,可能会达到450分左右,而普通地区分数线大概在400-430分。

而相比较偏远地区,甘肃、西藏等地方二本录取分数线相对来说会比较低,大概在400分左右。

三、重庆医科大学最新介绍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67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29人,本科生18587人,留学生555人。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21年1月,科睿唯安发布),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2个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等学科排名全国前列。 学校设有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现拥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外延揽高层次人才,成建制引进多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团队,加强本土人才引导与培育,逐步构建起“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形成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 现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371人,硕士生导师1699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聘)、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逾50人,省部级各类人才470余人。现有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规模达到227人,人才塔基和师资蓄水池作用日益明显,人才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级部门及横向项目3200余项,资助经费 7.4亿元;牵头承担了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任务,资助经费超过1.2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6198篇,年均增长率达10.24%。多项成果在《柳叶刀》《自然·医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重庆市科技奖励40余项,2017年我校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现已获得欧盟CE等多项认证。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化学发光法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肿瘤免疫治疗等科技成果高质量完成转化,转化金额达2300多万元。 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6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库、科普基地等省级平台49个。另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53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名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正式启动,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全国4个临床医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同时,与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的联合培养。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院各1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9年入选“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19年度分别排名第56位、第58位、第98位。各直属附属医院共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8个,编制床位14100余张,年门诊量近12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0余万人次。此外,学校还有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8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成都、西安、深圳等地。 2020年6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