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河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北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师范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4-03-06 03:55:04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河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湖北师范大学在河北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河北考生上湖北师范大学的分数在528至564分,位次为62079至9061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28至564区间才能上湖北师范大学。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师范大学

1、2022年河北考生上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最低分需要55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061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最低分需要55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385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湖北师范大学:物理最低分需要52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0450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湖北师范大学:物理最低分需要5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6478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湖北师范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6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2079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湖北师范大学:文科最低分需要5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618名;

河北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师范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湖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湖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河北 历史 - 本科 559 9061 省政府
2022 河北 物理 - 本科 528 60450 省政府

2、2021年湖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河北 历史 - 本科 552 12385 省政府
2021 河北 物理 - 本科 534 56478 省政府

3、2020年湖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河北 理科 - 本科 560 62079 省政府
2020 河北 文科 - 本科 564 11618 省政府

高考成绩出来后几天填志愿

高考填志愿填报大概3天左右,不过各个批次的时间不同。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报时间的,所以考生要时刻关注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耽误志愿的报考。

另外,高考志愿是分批次录取的,本科和专科的填报时间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进行下一个录取批次。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省份比较早,可能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十天左右就可以填报志愿了,但是也有的省份时间比较长,而且本科批和专科批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本科批的时间是比较靠前的,一般会差十天左右,但是大多数省份一般在高考结束的20天左右就可以填报志愿了。

觉得填报志愿的时间有点快,不够去选择好学校,可以提前估分,在成绩没有出来之前,估计一下分数线,然后在这个分数线的范围内,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学校,在分数出来之后,如果没有太大的差别,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了。

分低适合报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刚过二本线的公办大学有: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中外合作)、长春师范大学(艺术类)、广西艺术学院、新疆科技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较高收费)、唐山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

分低适合报的二本公办大学有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农业科学,特色学科为生命科学,并且协调各学科共同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十分有实力的老牌本科院校,同学们要是可以以本科线的成绩进入山东农业大学,那可真就是“捡漏”了。

刚过二本线能上公办大学吗

刚过二本分数线可以上二本大学,但是大多数只能上民办院校,上不了公办院校。要想读个公办二本,你必须要高出二本线几十分,甚至好多不错的二本要过了一本线才能上。

根据二本线划定规定,一般高考试卷评卷工作结束后,文科和理科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根据当年二本招生人数,包括外省和本省院校,按照1:1.2划定二本分数线。

总结一下,一是划定二本线的时候多出了20%的名额,二是二本和三本合并,现在的二本线就是以前的三本线。所以说刚过二本线离上一所公办二本还差得不少,并不是说过了二本线就一定能上公办二本了。

三、湖北师范大学最新介绍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0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22人,教授133人,副教授3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43人,硕士学位的579人。教师中有“楚天学者”“彩虹学者”“磁湖学者”等特聘教授56人,湖北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6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1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 图书馆藏书379.74万册(含电子图书202.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90个,图书馆实现了管理自动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开通了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单位、省级“校园网信息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十佳优秀网站”。 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影视中心(湖师大礼堂)、标准塑胶运动场、综合体育训练馆和网球、篮球、排球等运动场馆,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实验大楼,现代化图书馆、体操训练馆、游泳馆等项目已列入建设规划。大学生创业基地是湖北省首批示范基地和孵化示范基地。学校音乐学院教学大楼和实践基地 ——“湖师大剧院”位于校内青山湖风景区,是黄石市现代化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水上莲花”,是中国第八届艺术节黄石地区的主场馆,其教学设施和功能在全国高校处于一流水平。 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拥有1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6个市级科研平台,包括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新增省级创新团队5个。近五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社科项目和自科项目1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14项,包括2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积极服务湖北省和黄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产业研究院,组建省级和市级新型智库,相关专家学者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为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被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和“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士、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印度、日本等国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收海外留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派遣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深造。目前学校已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在北爱尔兰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8所孔子课堂。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格局良好。 学校有学生社团57个,建有国内外各类实习基地近350个,其中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省级示范基地7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十分活跃,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天地。学校优化本科招生专业结构,科学编制招生计划,面向27个省(市、区)招生,努力满足考生报考需求。学校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育人实效,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同类院校,是“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和“湖北省‘三支一扶’先进单位”。 建校47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扎根在湖北省基础教育第一线。学校已成为湖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快内涵建设,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为我国师范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数据截至2020年12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