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黑龙江考多少分能上西南医科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2023-11-12 06:53:08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黑龙江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西南医科大学在黑龙江招生录取数据显示,黑龙江考生上西南医科大学的分数在475至548分,位次为22745至13388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黑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5至548区间才能上西南医科大学。

一、黑龙江考多少分能上西南医科大学

1、2022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南医科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47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745名;

2、2021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南医科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1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388名;

3、2020年黑龙江考生上西南医科大学:理科最低分需要54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706名;

黑龙江考多少分能上西南医科大学 附-录取分数线

二、西南医科大学在黑龙江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西南医科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475 22745 省政府

2、2021年西南医科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16 13388 省政府

3、2020年西南医科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48 14706 省政府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与单个志愿的投档规则不一样,目前各省大都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就占有优势,优先投档。

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将严格按照考生的特征成绩分数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到低顺序逐个检索、投档。

读铁路二本大学好不好

读铁路二本大学很好,原因如下:

1.因为铁路行业是社会需要的,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运输行业当然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

2.二本铁路学校有着非常好的管理体制,他们的教育质量非常高家长们非常放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到专业素质的知识,培养扎实的专业技巧就业当然是非常顺利的。

3.一般铁路二本学校都是有着很强大的就业处和国家支持的,所以在这样的完备体制帮助下我们的就业是非常有保障的。

三、西南医科大学最新介绍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学校前身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获批为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秉承“厚德精业 、仁爱济世”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的精神,坚持“厚德精业、兼容开放”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德业双修、中西医并重”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下设20个院(系),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1.9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超过17万余人,成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川渝滇黔结合区域预防、医疗、科学研究和健康产业服务中心。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有专任教师1353人,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84人、博士学位人员641人;有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972人;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突出。临床医学、药学是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45.21%。现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有普通本科专业32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大力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结合,构建了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教育体系。 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承担了国家医学教育改革项目5个。2021年参加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四个赛道均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奖。2011-2018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西南西北片区特等奖1次、一等奖6次、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在全国140余所参赛医学院校中,我校是连续6届进入全国总决赛的9所学校之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居参考院校前20%。近3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5项。 学校先后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3个和35个省、厅级科研团队,是“四川2011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2016-2020年,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655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44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关系,并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成了中国-葡语系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先后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中,展现出极强的应急救援能力和高救治成功率。作为西南四省(市)结合区域的省级医疗中心,为川渝滇黔结合区域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数据截止2021年9月30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