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博爱门户网 > 山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山东考多少分能上韶关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2023-09-20 10:06:20 文/博爱门户网

根据最新山东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韶关学院在山东招生录取数据显示,山东考生上韶关学院的分数在490至496分,位次为178932至172958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山东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90至496区间才能上韶关学院。

一、山东考多少分能上韶关学院

1、2022年山东考生上韶关学院:综合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3557名;

2、2021年山东考生上韶关学院:综合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2958名;

3、2020年山东考生上韶关学院:综合最低分需要49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8932名;

山东考多少分能上韶关学院 附-录取分数线

二、韶关学院在山东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韶关学院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山东 综合 - 1段 490 173557 省政府

2、2021年韶关学院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山东 综合 - 1段 490 172958 省政府

3、2020年韶关学院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山东 综合 - 1段 496 178932 省政府

报考军校有什么要求

1、报考军校年龄有所限制:高考升入普通的大学,对于年龄没有限制,但是军校的话对于年龄有很严格的要求,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不能超过20周岁。

2、报考军校只招收应届毕业生:军校明确规定,只招收应届生,意味着复读生和往届生是不能报考军校的。

3、报考军校体检要合格:进入军校的体检很严格。尤其是在市里,体重,身高,这三项体检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你报考指挥类的军校,视力要求是5.0以上,非指挥类的4.6以上。男考生体重要在100斤以上,身高在1.62以上。女考生体重要求在90斤以上,身高在1.60以上。

4、报考军校政审要通过:体检合格之后,就要进入到接下来的政审环节。同学们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的政治审查工作,如果政审不通过就会被淘汰。

高考助手网(www.gaokaohelp.com)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专业不明确的同学可以“冲一冲”,但已经有明确专业方向的,要慎重冲高,应以专业为导向填报志愿;

2.能接受降批次录取的同学可以"冲一冲”,不能接受降批次录取的不能冲;

3.院校《招生章程》中承诺提档不退档且专业都能接受的可以“冲一冲”,否则不能冲;

4.院校《招生章程》承诺满足考生所报的专业的当然可以“冲”,否则不能冲。

5.院校在本省《招生计划》所有专业都能接受的,这样的院校可以“冲”。但招生计划中有不能接受的专业的不能“冲”;

6院校录取规则是“专业清”或“专业级差”的千万不能冲,否则冲不上去就可能付出被调剂录取的代价,甚至有可能被退档.。

三、韶关学院最新介绍

韶关学院是广东省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是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 韶关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7月创办的韶关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7月,韶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5年创办的韶关大学合并,1990年12月定名为韶关大学;2000年3月,韶关大学与1979年创办的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韶关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17年12月,学校被列为广东省人民政府、韶关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本科高校。2018年3月,韶州师范分院正式并入学校。2018年12月,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1月,学校调整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韶关学院医学院正式并入学校。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占地262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86.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8.21万册;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24个、校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1个;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340个。 现有教职工2630人,专任教师1245人。全校正高级职称121人、副高级职称417人,博士265人。客座教授、特聘教授113人。现有国家督学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20人,2019年“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项目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5人,入选享受韶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次。 学校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多个国家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97万人,成人教育学生0.9万人。开设有文、理、工、农、法、管理、艺术、教育、经济、历史、医等11个学科门类,17个二级学院,74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1个。3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有省级以上(含共建)科研平台2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6个。近3年,学校获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级项目108项,纵向科研项目总经费4253.6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获授权专利227件,其中发明专利31件、实用新型专利122件;学校成功申报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7-2020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336多项,其中国家级286项。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我校位列广东省第16位。学校成功获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首家创新创业对分教研基地”,3名学生荣登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榜。学生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决赛获1金3银1铜奖项,在全省高校排名第11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达62%以上。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20年达到8.8%,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近3年,学校获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4项,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3项,省级教改项目48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3项,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教师教育类系列在线开放课程3项,省级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2项。学校获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单位。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在全省高校排名并列第13位),是学校历年获奖数总和。获省在线教学优秀案例29项,2020年获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8项、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项。在省教育厅公布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情况检查结果中,我校获优秀等级。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功晋升为广东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校获全国对分课堂示范校、省优秀网络空间。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高校第36位(广东第1)。 学校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教育部列为内地免试招收香港学生高校,积极参与“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服务国家人心回归工作成效明显,获得中央政府驻香港、澳门联络办和教育部港澳台办的充分肯定。港澳地区校董及热心人士积极为学校捐资助学,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学校被省侨办列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专升本、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等10多项交流合作项目。学生双向交流实现良性互动,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每年招收长短期外籍专家教师20多名,提高了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每年面向印尼、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近100名,促进了国家间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学校在2019年度省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被评定为一等奖。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镜头中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学生资助百佳单位典型”等荣誉称号。在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榜》中,我校排名第328位;在《南方网》公布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我校排名第372位;在《南方日报》公布的广东本科院校2019毕业生“薪酬榜”中,我校排名第29位;在《南方网》公布的广东2018届本科高校升学榜(硕士研究生升学率)排名中,我校排名第19位;在《南方日报》公布的广东本科高校就业率10强榜中,我校排名第7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凤凰卫视、学习强国、南方网、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省教育厅官网等对学校进行400余次新闻报道。校园建设面貌一新,被市政府命名为“韶城新十景”之一,图书馆大楼荣获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校园风光图片入编全国绿化委员会出版的大型画册《绿色辉煌》。(2021年3月)

  • 相关文章